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奇闻轶事

RCEP生效将带来多重经济效应

时间:2022-02-14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1月1日起,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生效,全球最大自贸区启航。RCEP正式生效将带来贸易扩大、投资虹吸、产业链供应链集成、中小企业带动、产业链转移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多重效应,将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是贸易扩大效应。RCEP人口、贸易额和GDP均占世界约30%,而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外贸的1/3在RCEP区域内进行。在关税优惠方面,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将原产地达标享受免税待遇大幅提升,这将提升中国与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贸易额,增加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往来。除了货物贸易,RCEP还涵盖服务贸易等20个章节,这将全面提升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进而改善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情况。

  二是投资虹吸效应。RCEP域外跨国公司为了享受区域累积红利,会加大对区域内的投资布局。RCEP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对制造业、采矿业、农业、林业、渔业等做出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RCEP除投资自由化规则之外,还包括投资保护、投资促进和投资便利化等措施。这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投资,吸引域外的投资。而域内还有巨大消费市场、完整产业链,营商环境、配套基础设施较完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这都将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考量。近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国,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上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国。2021年全球并购超过5万亿美元,创历史纪录,且并购潮未现衰退迹象。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集成效应。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中大部分是中间品贸易。作为RCEP的重要内容,原产地累积规则可以让原来需要一国达标的原产地,扩展到区域内多国累计达标40%即可享受免税待遇。而原产地累积规则将吸引在RCEP区域内进行中间品生产。加上RCEP内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中日韩产业链完整,中国—东盟产业循环畅通,RCEP生效将重塑和巩固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并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开放水平。

  四是可能出现的产业转移效应。RCEP减少了区域内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大国博弈,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同时,也会产生产业转移效应。产业会向着产业集聚度高、综合成本低、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的地方转移,由此,各地要积极利用RCEP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应对产业转移的挑战。对于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要将较高价值的上游产业留在本地。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地区要主动承接有转移需求的优势产业。各地均需提升综合竞争力,防止核心价值的产业转移出去,主动进行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五是中小企业发展带动效应。RCEP不仅有专门的中小企业章节,而且有专门的经济技术合作章节,还有鼓励无纸化贸易的电子商务章节。超过10万亿元交易规模的跨境电商已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1/3,而通关便利化,特别是对时鲜性要求高的农产品和水果等最快6小时通关,这些都将中小企业经跨境电商连接到RCEP区域乃至全球,从而实现快速发展。而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助于中小企业利用区域内上游供应链,从RCEP中获益。RCEP带来的贸易数字化和自由化将进一步带动中小企业融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六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外部需求收缩时,RCEP的生效将发挥综合效应,密切域内贸易投资,重塑和巩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将拉升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经济一体化。中国环渤海地区可以加深与日本、韩国的深度合作。在中老铁路开通后,广西、云南成为开放前沿,与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呼应,与中欧班列无缝连接。中国与东盟深度合作,建设中老经济走廊,发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辐射带动作用,以RCEP软联通和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硬联通,密切欧亚大陆合作,扩围欧亚大市场,从亚洲经济一体化推进欧亚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将逐步从欧美向亚洲转移。(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1/t20220120_82671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