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监督

河南新县:乡村振兴路上 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

时间:2022-02-22 来源: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各地都在尝试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模式和经验。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红色大别山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新县田铺乡和泗店乡,获得了中央专项彩票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工作资金5000万元,如今,这里碧水青山、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发挥“特色产业+旅游”优势,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系统思维,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示范区内有田铺乡大塆古村落和黄毛尖森林公园,古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较为丰厚。田铺乡是传奇名将许世友的出生地,泗店乡先后诞生九位共和国将军,有郑维山将军故里等多处红色景区。

  “在选取项目实施区域时,综合考虑新县的特色和资源禀赋,充分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布局。”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成光介绍,将项目区域放在泗店乡和田铺乡,重点突出‘红绿古’优势,能够确保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新县坚持系统思维,遵循“三结合”原则。

  一是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先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园区基础配套建设与村民组基础设施提升相结,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铺平道路。二是项目建设和群众意愿相结合。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广泛吸纳群众意见。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既注重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着力突出亮点,通过项目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未来的示范区什么样?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成光介绍道,“我们计划构建以革命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带为主轴,以田铺大塆创客小镇、铁皮石斛产业园、绿康源观光农业生态园为基底,以特色种植和红色旅游市场为支撑,有效带动示范区发展的‘两线两组团’的空间布局。”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我们本村群众的诉求,优先解决了一些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难题。”大畈村支部委员会书记管义福略带激动地说道。事前让群众参加示范区规划、事中让群众参加建设与监督,事后让群众参加验收和评价。前后在项目实施区21个村民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40余次,共收集建议意见101条,采纳15条。

  “发挥以工代赈作用,积极组织动员脱贫劳动力和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参与该项目建设”。一方面,群众就业获得收入,另一方面,他们也切切实实地参与到家乡建设当中。大畈村村民苏德安带领团队参与了房屋改造工程,他说,“建设好的家园是我们的家园,这次工程是在我的家乡,所以大家都特别卖力,活做得很细致。”

  “我们将技术培训融入项目建设中,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泗店乡副乡长刘强介绍道。示范区建设中开设瓦工、砌筑工、挖机工、粉刷工等专业技术培训,边培训、边上岗,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和以工代训,可培训粉刷工、挖机工、砌筑工、瓦工150人次。

  “真正让群众受益了,许多工作也就简单多了。”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涉及群众均签订了无偿腾退土地、拆除临时建筑、清除附着物等承诺书,实现了项目协调服务零补偿、零纠纷、零信访。正如大畈村河那边组村民刘晓林说的那样,“畈上三个组的环境一天天的变得更好看更干净,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大力支持。”

  “特色产业+旅游”,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按照新县的规划,通过示范区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示范引领培育农村经济产业向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方向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农业附加值。旅游产业的发展,吃住行,游购娱,促进了农产品消费,进一步为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基础设施等全部安装到位,人居环境焕然一新,部分村民选择了回乡创业。大畈村村民苏德久回乡后成立了大畈村周湾组家庭农场,计划发展桃木产业,目前已投资6万多元购置桃木苗3千余颗。“感谢政府给我们打造的这么好的发展环境,让我们的雄心壮志可以展示,抱负可以实现。”苏德久带着自信地说道。还有村民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利用自家房屋和自身手艺,开起了农家饭店,再次为小山村增添了几分亮丽。

  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促进社会稳定,让村民安居乐业,进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通过道路设施、环卫设施、村庄坑塘整治等建设,解决村民的出行、用水等问题,美化了农村环境,保护了绿水青山资源。

  如今的大畈村,正像老党员黄其林说的那样,“政府政策好,小村大变样,安静山村恢复生机,一派新气象。”

  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转载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tszs/202202/63e7c953d4ba448481013825c8db7da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