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监督

上海:助力品牌建设 走出生产到业态融合的发展之路

时间:2022-02-22 来源: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走进宝山区罗泾镇新陆村,“蔬香新陆”四字“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这个以蔬菜生产为主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与上海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已逐步从过去单纯的农业生产向业态融合发展。依托罗泾镇独有的生态资源禀赋,通过景瑞农业全新打造的“景瑞公社”室内载体以及近千亩户外蔬菜基地,新陆村以“蔬艺+”的模式擦亮“蔬香新陆”乡村“招牌”,以研学产业发展提升乡村人气,从而为罗泾镇“五村联动”乡村振兴研学产业发展增添更多内涵。

  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景瑞农业是一家集蔬菜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型农业开发投资公司。2018年底,在宝山区政府、区农业农村委以及罗泾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景瑞农业与新陆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租赁当地628亩设施菜田进行规模化经营,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

  作为上海市重点龙头企业,景瑞农业在蔬菜生产上有十分规范的流程与经验。2020年,随着基地建设完成,景瑞农业开始带动周边农户开展蔬菜生产种植。“我们以‘抓两头’的方式,在生产初期统一为周边农户提供生产物资,生产完成后进行农残检测后统一收购,再统一销售。”景瑞农业相关负责人郭宽说,通过这样产销一体化的模式,能够帮助农户提高蔬菜生产标准化水平,同时也能帮助农户将农产品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出去,从而带领当地农户增收。

  为了进一步提升蔬菜冷链加工配送能力,为周边合作社、农户提供蔬菜预冷、包装加工服务,景瑞农业还购入冷链物流加工设施设备、自动化包装设备等。“提升加工、预冷能力能够加快实现蔬菜品牌化、标准化销售,更好地对接各类生鲜电商、社区生鲜店,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据郭宽透露,目前基地日均蔬菜产量在5-8吨,其中近70%的蔬菜能够以统一销售的方式进入易初莲花等企业合作商超以及盒马、叮咚买菜等知名电商平台。目前,基地销售收入稳定,吸纳周边本地员工28人,通过订单收购的方式,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种植蔬菜,为打造“蔬香新陆”示范村作出贡献。

  发展研学产业提升乡村人气

  随着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景瑞农业投入300万元,对基地原有的农机仓库进行了翻新,同时对基地硬件设施及整体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将部分室内区域改造成为“景瑞公社”,以“蔬艺”为主线,拓展“蔬艺+品牌推广、蔬艺+文化、蔬艺+研学、蔬艺+体验”功能,导入研学团队资源,打造蔬菜主题的自然学校。一方面进一步深化“蔬香新陆”的乡村品牌、凸显新陆村产业特色,另一方面通过客群的注入,为乡村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建设完成后的“景瑞公社”将为亲子家庭、学校团客提供集绿叶菜科普、生产、销售、采摘等全方位蔬菜相关的研学体验。景瑞农业还会根据季节变化,推出不同主题的主打产品采摘与农事体验活动。“孩子们来到这里可以体验松土、撒种,亲手种下一棵菜,也可以到菜田里亲手拔几颗自己爱吃的生菜,体验蔬菜色拉的制作过程。可以来到农残检验室体验检验全过程,还可以像基地的工作人员一样,将蔬菜整理包装送上冷链车……总之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蔬菜生产的理解。”据介绍,宝山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新陆村以此为契机,携手景瑞农业打造“蔬艺”主题的研学课程,在全区尚属首例,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农事体验的内容,为广大市民提供周末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能更好利用乡村资源为示范村赋能。

  “对我们基地而言,生产力一定是第一要素。在做好蔬菜生产,保障供应的同时我们也努力与新陆村示范村建设目标相契合,结合罗泾镇‘五村联动’的产业布局,做好‘一篮菜’,同时也为其中‘研学’产业的发展增添更多内容与场地。”郭宽表示,目前景瑞农业已做好研学线路的设计与布局,今后将通过引入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将客群导入、课程细化等工作交给专业的机构,以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助力“蔬香新陆”品牌建设。

  转载自农业农村部网站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tszs/202201/4e99f48e59b84ad6971c810e83c73f8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