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薯类作物体系团队
一、吉林省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作物科研团队建设发展
吉林省薯类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和甘薯两个作物,马铃薯以省蔬菜院马铃薯课题组和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马铃薯课题组为核心,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农科院、白城农科院、吉林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加工企业等省内多家单位,围绕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立、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开展工作。甘薯以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甘薯团队为核心,联合省蔬菜院、吉林市农科院、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甘薯育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工作。
团队组建十年,来完成国家 、省、市项目30余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1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3项,选育马铃薯新品种6个、甘薯品种5个,制订马铃薯标准2个、甘薯标准2个。在全省范围内建立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56个,甘薯基地13个,推广马铃薯实用新技术8项,甘薯新技术4项。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2.4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10.81万亩;甘薯累计示范推广31.7万亩。组织了马铃薯相关技术培训96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9959人次;甘薯年组织培训班4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二、薯类作物科研水平,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植技术水平整体提升,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马铃薯方面:
1、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利用春薯、延薯、吉薯系列为主的马铃薯新品种,采用国内先进的病毒检测及脱毒快繁技术,应用先进的雾培法高效生产微型薯新技术,利用天然基地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创新提出了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制。先后在吉林省的东部山区延边州的敦化市、安图县、和龙市、汪清县建设了专业化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制定了吉林省脱毒种薯繁育地方标准;目前我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了65%以上。
2、马铃薯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单产位居全国前列。
近十年,团队重点开展了节本增效全程机械化配套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针对吉林省马铃薯传统种植模式以人工种植为主的情况,十年间在省内中西部平原地区,即松原的长岭县、扶余市,长春的九台区、德惠市、榆树市,四平的梨树县,公主岭的怀德县,白城的洮北区、洮南市等地率先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大垄增产增效综合技术”和“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马铃薯,在省内马铃薯种植主产区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和减肥、减药节本增效的规模化马铃薯种植,提高了吉林省马铃薯整体种植水平。在全省19个县市实施机播、机收,机械化应用率9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2.48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10.81万亩;平均单产2908.85 kg/亩,平均增产10.19%,节本增效明显。
3、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针对吉林省晚疫病危害特点,制定了适用于吉林省东部和中西部的综合防控方案,重点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十三五”期间,率先提出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马铃薯病害防控方式,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的目标,同时完善了马铃薯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控体系,改变了传统农业植保施药方式,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拓宽农机作业领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马铃薯晚疫病平均防效达到了74.27%。
4、通过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示范,提升了马铃薯产区贮藏技术水平,达到了马铃薯产后减损增效的目的。
体系团队指导省内马铃薯主产区建设中、小型标准化贮藏窖库;制定了吉林省马铃薯贮藏标准,提高了我省马铃薯贮藏设施标准、贮藏质量,减少了马铃薯贮藏期损耗。省内指导建设马铃薯贮藏库392座;降低损耗27.04%;减少损失1011.4万元;错季销售增效2553万元。缓解了马铃薯贮藏设施不足的问题,提升了马铃薯产区贮藏技术水平,达到了马铃薯产后减损增效,错峰销售、均衡上市的目的,促进了我省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甘薯方面:
1、甘薯科研水平全面提升,新品种推广效益显著。
团队以选育“鲜食、适口、丰产”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选育出新品种5个,引进新品种5个,以此为基础,设立核心示范区,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使用新品种。十年来,团队在农安、吉林、白城、通榆、镇赉、长岭、双辽、梨树、公主岭、抚松、柳河、梅河口、辽河源设立了各种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在我省甘薯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31.7万亩,累计新增产值12678.8万元。
2、甘薯新技术落地生根,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吉林省甘薯生产有百年历史,一直以来,甘薯都是救灾、补栽作物。近年来,甘薯的保健作用得到消费者认可,甘薯成为北方重要的、高效益的“新兴作物”。但技术上却一直沿用着近乎原始、粗放的栽培技术,新品种、新技术使用率极低。2012年团队开始推广甘薯脱毒种苗、高剪苗、不翻蔓、大垄栽培等技术,当时的种植户不相信“没根的地瓜”可以活,不相信“地瓜不翻秧”还有产量,团队和技术推广部门结合,“地挨地”做示范,一次次、一年年去讲道理,讲技术。十年过去了,吉林的农民看到“没根的地瓜”在也不觉得新奇,“不翻蔓”地瓜一样不减产,仅“不翻蔓”一项技术,公顷可节约劳动力25个,节约资金2500元,同时,在不减产的前提下极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近年来,团队根据甘薯生产发展的需求,积极推广节水、节费“膜下滴管”技术,“轻简化平栽”技术,2项技术的推广普及,大幅提高了甘薯的品质和产量,技术的加持,农户的勤劳和自律,使“吉林地瓜”的地域品牌及其响亮,经过团队和种植户的努力,吉林甘薯市场稳步发展,自2012年甘薯地头价每公斤没有低于1.4元,近三年更是没有低于1.6元,使我省农户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三、技术引领,情系三农
团队自建立以来每年都会奔赴生产一线,为政府出谋献策,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农民解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多年来,团队在农安、吉林、白城、通榆、镇赉、长岭、乾安、双辽、梨树、公主岭、敦化、和龙、安图、抚松、柳河、梅河口、辽河源设立了各种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利用专家讲解、培训会、现场会、发放资料、各种模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注重培养农民技术员,团队主要专家24小时在线解答种植户的技术咨询。针对吉林省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组织编写技术宣传手册,制定种植、储藏标准,先后编写了2019-2022年马铃薯、甘薯主推品种和技术,制定了“马铃薯安全贮藏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甘薯安全贮藏技术规程”等技术宣传资料。团队的技术推广以农民增产、增收、增效为主线,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我省马铃薯、甘薯产业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jnpx/202207/t20220710_85066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