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文化 | 古代神坛“一哥”原来是它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说:“驯养各种动物,其目的各有不同。养羊为它的毛,养马为它的力气和驰驱,养牛为它的乳和筋肉,养猪为它的肉,养家禽为它的蛋和羽毛,养狗为的用以打猎和做伴,养蜂为它的蜜,养金丝雀为听它的歌唱,养金鱼为它的美丽可爱。” 确如摩尔所言,今天的人们养猪主要目的也许只是为了获得肉食。但是在中国古代,猪的价值不仅仅只是给人提供肉食,更加重要的是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此外,猪的形象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精神层面,在原始宗教中,猪的形象与龙并列,这不仅体现在出土的文物当中,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反映。大量的猪骨陪葬于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显然不是偶然现象,特别是在很少见到其他动物的骨骼,而常常只见猪的骨骼的情况下。猪还作为神话中的神灵,还和牛、马、狗等12种动物一样,很早就成为中国人生肖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存在一系列的与猪有关的文化现象。
原始宗教中的猪形象
今天的大多数人对龙的形象十分熟悉,但是否了解猪首龙身是中华第一龙的造型,值得怀疑。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雕卷龙,出现了猪首龙身的造型,其年代距今大约6000年。当其时,养猪很盛行,当时的陶器、工艺品和造型艺术中以猪为母题的例子屡见不鲜,但猪龙合体则是第一次出现,人们称其为中华第一龙。
经过专家们的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可以命名为猪龙。理由如下:其一,从外观来看,玉龙头部造型最为细致,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且有两个并列鼻孔,与猪的特征最为接近;其二,玉龙颈脊部刻画为高耸的长鬣,这也和古人对猪的认识相符;其三,同属于红山文化的辽宁建平出土的兽形玉器也是突出塑造头部,呈现出肥头大耳、吻部前突的猪形象。其四,上古文献中也有猪与龙之间存在联系的若干旁证。如明代张英等编写的《渊鉴类函》引宋代《东坡志林》提到“猪龙”二字,将猪与龙并提。汉族民间传说《猪婆龙》也是把猪与龙同女性神灵及水的母题联系进来。由此可以从侧面看出前面提到的玉雕卷龙,其形象应该是猪龙。
不仅仅在内蒙古出土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猪龙,与之相距甚远的安徽省也出土了玉猪。据新华网合肥2007年7月31日专电,在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第五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中国第一玉猪”。凌家滩考古发掘负责人、安徽省考古所教授张敬国说,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是距今5300~5500年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晚期的聚落遗址。发现“玉猪”的地方位于祭坛附近的墓葬区,玉猪的形象是一头野猪。
自1987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此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玉器。在第五次发掘中,在祭坛的近顶部发现了1件用玉石雕刻的猪形器。全长72厘米,重达88公斤,猪的嘴、鼻孔、眼、耳俱全,并有一对獠牙,形态十分逼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此前说,这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个头最大、重量最重、年代最早的“玉猪”,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重大发现,堪称“中国第一玉猪”。
这只“玉猪”虽然采用粗犷的写意手法,用整块原石雕琢而成,吻部一对獠牙却清晰可见,因此张敬国教授说这只“中华第一猪”是一只“野猪”。猪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量随葬,显然其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是在精神层面占有重要位置。
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所知,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模型中,以猪的形象数量最多,占其中大约三分之一,而且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的猪骨数量更多。这些陪葬的猪骨骼中,尤其是随葬猪下颚骨的现象最为普遍,几乎遍及各个史前文化遗址。在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中,138座墓中有46座随葬猪下颚骨,达430块,数量惊人。山东胶县二里河遗址,在66座大汶口文化墓中,随葬有猪下颚骨143块。在泰安大汶口遗址中,发掘的墓葬有三分之一的用猪头或者猪的下颌随葬,且均为家猪。其中大部分用猪头,最多一墓中达到14个之多。随葬猪牙、猪颚骨乃至整头猪的习俗遍及各地,是新石器时代一种非常普遍的葬俗。
关于葬猪的目的,目前学界给出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代表财富说,这是其中较为主流的说法。在大汶口文化中,随葬猪头的数量基本和随葬陶器的数量或者规模相一致,猪、猪头、猪下颌随葬的多少可以部分反映墓主财产的多寡。二是巫术宗教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否认猪骨代表财富的观点,主张葬猪具有巫术目的和驱邪的功能。代表性有王仁湘,他从考古学、民族学、字源学等角度论证了猪及其各种形象在信仰世界中的意义。
孙明利也持巫术说,认为是丧葬观念的反映,猪在此中代表了特殊的意义。他还指出,在现代华北农村中的葬礼上,还保留着在祭拜的桌子上摆放猪头的风俗。在作者的家乡湖北东部地区,猪头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神福”。充分地说明葬猪不是简单地表示财富象征意义,因此葬猪的巫术宗教目的说可能更加符合实际。如果仅仅用财富的意义来解释,就无法解释以下疑问,即牛的个体更大,更加有可能象征财富,何以早期陪葬品中最多的不是牛的骨骼,而是猪的骨骼。所以,葬猪的意义应该是原始宗教的反映。
原始神话、传说中的猪形象
猪的形象还出现在神话传说中。有学者研究指出,《庄子》中《大宗师》中提到的狶韦氏,是一个开辟大神,即是一个以猪的形象为基础的神灵。而在《山海经》中,作为黄帝之孙颛顼之父的韩流,嘴巴像猪,脚似猪蹄。《山海经》中还记有:“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汉代淮南王刘安所编辑的《淮南子》中记有“豕喙民”。汉高诱注解说“豕喙民”是长着猪嘴一样的人。
古典小说中的猪形象
在中国古代神话小说中,吴承恩的《西游记》成功地创造了“猪八戒”的形象,书中的猪八戒,是一个好色、因食肠宽大而贪吃、懒惰、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生怕死、低俗、善嫉进谗,而且对于求佛取经的苦行生活并无兴趣的人物。有研究者指出:“他是一位双重喜剧人物,因为作为一个勉勉强强的取经者,他对出家生活一无兴趣;加上他形如妖怪,力大无比,除了大饱口福和搂着女人酣睡外别无所求。他是一个放大普通世俗之人的形象,如果赋予他以世俗成功和家庭美满的适当刺激的话,他或许会变成一个更为严肃认真的人物。正因为缺乏这些刺激,他在取经途中变得越来越坏,成了一个忌妒、吝啬、胆小贪吃、沉湎于世俗生活享受的人。作为高家的女婿,他表现得自私而勤劳,同任何白天劳动、晚上来照料家室、美化住宅的自觉男人没有任何区别。他虽然好色,但只要夜夜有自己的浑家相伴也就心满意足了。因此,按一般的标准,他属于模范丈夫一类。他的岳父可能讨厌他的丑陋相貌,但却不能抱怨说,他在田里干活不特别卖力。甚至他的大胃口也是他辛勤劳动的直接后果。”也有学者认为,这位亦人亦猪的形象象征着缺乏宗教追求和人生抱负的粗俗的纵欲生活。
古代猪的文化形象也非一成不变,早期的形象非常正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猪的形象开始逐渐走下神坛,特别是明清以后,中国人对猪形象的认识远没有远古那么正面,猪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下贱”的代名词,这在很大程度可能是受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的影响所致。吴承恩在书中塑造了猪八戒这个似人非人,似猪非猪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猪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地位下降,猪生活环境恶劣有着很大的关系。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cmy/202308/t20230811_8609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