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生活

水产养殖中水质不良引起的病害及防治

时间:2023-10-15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弯体病(畸形病)

  病因:这种病大多发生于新鱼塘中的鱼苗和鱼种。

  其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1)由于池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所致。

  土壤中的重金属盐类含量虽然微小,但很普遍,久经养鱼的鱼塘,其金属盐类大部分已溶解,含量极微,一般不会引起弯体病。

  2)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钙和维生素C等而产生畸形。有时因寄生虫寄生(如黏孢子虫等)也会得本病。

  3)胚胎发育时孵化条件不良或鱼苗阶段受机械损伤,都会促使鱼体弯曲变形。

  流行情况:弯体病在江苏、浙江、湖北、山东、福建等地区新建的养鱼场都曾有出现,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

  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都可以发生本病。

  症状:病鱼身体弯曲,呈“S”形,有时身体弯曲成2~3个屈曲,有时只是尾部弯曲,鳃盖凹陷或上下颌和鳍条等都出现畸形。病鱼发育缓慢、消瘦,严重时引起死亡。

  诊断:诊断本病时先确定是否有复口吸虫及黏孢子虫寄生于眼球及脑部。如排除以上两个因素再分析鱼池水质情况及饲料情况进行确诊。

  防治方法:

  1)新开鱼塘,最好先养1~2龄成鱼,以后再放养鱼苗或鱼种,因为成鱼一般不患本病。

  2)发病的鱼塘要经常换水,改良水质;同时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2.窒息(泛池)

  病因:窒息又名泛池。养殖生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氧气,且不同种类、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对氧的要求都各不相同。

  当水中含氧量较低时,会引起养殖生物到水面呼吸,被称为“浮头”;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养殖生物窒息死亡。

  草、青、鲢、鳙等鱼,通常在水中含氧量为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含氧量低于0.4~0.6毫克/升时,就窒息死亡;

  鲤鱼、鲫鱼的窒息点为0.1~0.4毫克/升。鲫鱼的窒息点比鲤鱼要稍低些;鳊鱼的窒息点为0.4~0.5毫克/升。

  在冬季,北方越冬池内一般因鱼较密集,水表面又结有一层厚冰,池水与空气隔绝,已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消耗而减少,这样很易引起窒息;

  且因池底缺氧,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沼气、硫化氢、氨等)也不易从水中放出,这些有毒气体的毒害,加速了养殖生物的死亡。

  在夏季,窒息现象也常发生,尤其在久打雷而不下雨时,因下雷雨前的气压很低,水中溶氧量减少而引起窒息;

  如仅下短暂的雷雨,池水的温度表层低、底层高,引起水对流,使池底的腐殖质翻起,加速分解而消耗大量氧气,使养殖生物大批窒息死亡。

  在夏季黎明之前也常发生泛池,尤其在水中腐殖质积聚过多和藻类繁殖过多的情况下。

  一方面腐殖质分解时要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另一方面藻类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动物一样也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在黎明之前,水中溶氧量为一天中溶氧量最低的时候,一天内水中溶氧量可相差数十倍。

  症状:由于水中缺氧,出现鱼浮水面呼吸。若发现鱼在池中狂游乱窜、横卧水中的现象,说明池水严重缺氧。

  一般泛池时的鱼类“浮头”、狂游的先后顺序是鲢鱼、草鱼、鳙鱼、鲮鱼、鲤鱼和鲫鱼;死鱼以鲢鱼和草鱼最为严重。

  诊断:清晨巡塘时,发现鱼浮于水面,用口呼吸空气,说明池中溶氧量已不足;

  若太阳出现后,鱼仍不下沉,说明池中严重缺氧。这时最好用水质测试盒对池水进行检测。

  防治方法

  1)在冬季干塘时,应除去塘底过多淤泥。

  2)采用施肥养殖时,应施发酵过的有机肥,且应根据气候、水质等情况,掌握施肥量,不使水质过肥,同时在夏季一般以施无机肥为好。

  3)投饲应掌握“四定”原则,残饲应及时捞除。

  4)掌握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

  5)越冬池及时扫除积雪,当水面结有一层厚冰时,可在冰上打几个洞。

  6)在闷热的夏天,应减少投饲量,并加注清水,在中午开动增氧机,还掉水中的氧债,必要时晚上也要开动增氧机,加强巡塘工作。

  7)发现有“浮头”现象,应及时灌注清水,开动增氧机或送气。

  8)日本用脒基硫脲作为鱼类窒息的防止剂,每千克鱼注射50~100毫克,或向鱼体表喷洒和向鱼的口、鳃内喷入50~200克/米3的溶液,或水温22℃时将鱼放在1/10000的溶液中药浴2.5小时,或添加脒基硫脲于饲料中喂鱼,均可增强鱼的抗窒息能力。

  3.气泡病

  病因:水中某些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鱼类气泡病,主要危害幼苗。鱼的肠道出现较多气泡或体表、鳃上附着许多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失去平衡,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气泡病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发生,如水温31℃时,水中溶氧量达14.4克/立方米(饱和度为192%),体长0.9~1.0厘米的鱼苗易发生气泡病;

  而体长1.4~1.5厘米的鱼苗,水中含氧量达24.4克/立方米(饱和度为325%)时,才发生气泡病。引起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

  1)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水温高,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可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

  2)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放出很多小的甲烷、硫化氢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浮游生物而吞入,引起气泡病,这种危害比氧过饱和大,因这些气体有毒,同时水产生物体内的氧又可被逐渐消耗。

  3)有些地下水含氮过饱和,或地下有沼气,也可引起气泡病,这些比氧过饱和的危害更大。

  4)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或抽水机的进水管有破损时,吸入了空气;或水流经过拦水坝成为瀑布,落入深水潭中,将空气卷入,均可使水成为气体过饱和。

  5)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就变成过饱和而引发气泡病。

  如1973年4月9日,美国马萨诸塞的一个发电厂排出废水,使下游的水量上升,引起气体过饱和,大量鲱鱼患气泡病而死。

  在工厂的热排水中,有时本身也气体过饱和,即当水源溶解气体饱和或接近饱和时,经过工厂的冷却系统后,再升温就变为饱和或过饱和。

  6)在北方冰封期间,水库的水浅、水清瘦、水草丛生,而水草在冰下营光合作用,可引起氧气过饱和,引起几十千克重的大鱼患气泡病而死,这在大连、辽宁均有发生。

  流行情况:夏秋季是本病的流行季节,鱼苗最易患本病,随着鱼苗的长大,发病率逐渐减少。鳊鱼对氧气饱和度最敏感,草鱼次之,鲢、鳙、鲤、鲫等鱼敏感性低。

  症状:发病鱼苗浮于水面,随着水泡的增多而失去自由游动的能力,身体失去平衡,尾部向上,头部朝下,时而做挣扎状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最终因体力的耗尽而死亡。

  诊断:当发现鱼苗浮于水面做不正常地游动时,取几尾病鱼解剖,取出肠道,可见肠内充满气泡。镜检鳃、鳍及内脏血管时,也可看到血管内有大量的气泡。

  防治方法:发现气泡病,每亩水深1米用4~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或直接冲入新水,同时排除部分池水。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scy/202310/t20231012_8743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