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以“堰河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4-01-21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月15日,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民俗园三期项目加紧施工。该项目由村集体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风格,村民自发投资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2023年12月,谷城县第十五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号召全县上下学习“堰河经验”,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推进农文旅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从一个落后山村到全省旅游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堰河之变,在于集全村之力,抢抓机遇,在不断创新中去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去年,堰河村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5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咬定青山,开创可学可用“堰河经验”

  30年前,堰河还是一个偏僻的山区传统农耕村,80%的面积都是山,祖祖辈辈靠山吃山。

  1992年,闵洪艳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在是党委)时,村集体债务近20万元。

  如何发展破局?闵洪艳说:“堰河要有大发展,老百姓要过上真正幸福的日子,必须集全村之力,走生态文明发展的路子,保护好青山绿水,以生态旅游作为突破口。”

  2003年,堰河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打响了发展绿色旅游的第一炮,生态保护带来的美丽环境,吸引了各界的目光。

  2007年11月,堰河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木耳、香菇、腊蹄子、土鸡蛋等山货打出了“堰河香”品牌,客人纷至沓来。

  在堰河,随意走进一家店,墙上红色的价格标签一目了然。“每家都有这样的价格标签,全村的餐饮民宿都是一个价。”商户蔡恒敏说。

  村里还把所有人以股民身份纳入合作社,困难户则是无偿配股,让村无闲户、户无闲人、人无闲事。目前,全村七成以上的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2023年5月,省委主要领导到堰河村调研,对村干部带领村民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全省推广“堰河经验”。

  当年10月下旬,谷城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开进堰河村,史无前例。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谷城县委关于开展向堰河村党委学习的决定》和《学习堰河经验促进全县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意见》,要让“堰河经验”在谷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形神兼备,

  坚持对标对表“学艺到家”

  县委号召12个乡镇(开发区)各拿出1个村(社区)对标对表堰河,开展富民强村标兵竞赛,并组织观摩评比,推动政策、资金、资源、项目等向标兵村倾斜。

  “我们就要形成学堰河、追堰河、超堰河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堰河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各要素新活力,整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谷城县委书记黄克立说。

  紫金镇官坊村紧盯堰河共同缔造做法,结合实际,聚拢乡贤能人,让他们在擅长领域大展身手。

  在外地工作的陈忠学返乡创办了谷城县官坊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建白茶基地500余亩,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带动2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5000元。

  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盛康镇双堰村建设“稻虾共作”基地、五山镇熊岗村做强辣椒产业、南河镇观音沟村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不仅集体增收,而且致富一方。

  比照堰河民俗园“样板间”模子,冷集镇梁家畈村大力开发团湖水库百花岛景区,改造房屋、安装路灯、新增公厕、清扫卫生,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区等,丰富旅游新业态,让乡亲们端好“旅游碗”,走“产业+文化+旅游”的新路子。

  石花镇党委探索推行以爱心食堂、爱心教室、爱心作坊为主题的“三爱工程”,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生活之忧,引导大家共谋共建,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连片串线,

  依托资源禀赋“百花齐放”

  五山镇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整个示范片规划实施84个项目,总投资4.69亿元,以堰河村为轴心,覆盖黄山垭、杨家老湾等7个村,连片打造“茶香之旅”精品旅游线路,茶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

  作为鄂西北最大的优质茶叶集散地和有机茶生产基地,五山镇的茶园面积达5.8万亩,年产量5000余吨,拥有绿茶、白茶、高香茶等20余个品种和中国驰名商标“玉皇剑”。

  如今,整个示范片茶叶产业总产值达4亿元,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辖区群众人均年收入3.5万余元,生活“含金量”稳步攀升。

  针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的村,采取地域连片、项目联建、业态联合的方式,构建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新格局。

  谷城经过积极争取、申报和参与竞争性遴选,成功获得中彩公益金项目支持,投资1.15亿元,建设南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涉及盛康镇和南河镇7个村,囊括18个子项目。

  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文旅优势,乡村振兴示范区重点推进茶叶、林果、稻虾、花田、农耕、民谣等特色项目建设,带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搅热乡村消费市场。

  对于发展无资源、区位无优势、产业无路径的村,重点在拓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服务上下功夫,创新求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紫金镇把“一心两带三区”定为振兴的主线,加强茶叶及林特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辐射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沈垭村银杏主题公园、桃花沟村幽美世外桃源、洪峪村野生蜡梅峰等8个核心景点人来人往。

  谷城近日开展富民强村标兵竞赛观摩评比活动,12个村(社区)同台竞技,旨在选树一批闵洪艳式的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育一批堰河式的乡村振兴重点村,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扎实有效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打造全省有名的和美乡村。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401/t20240119_355323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