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龙虾和水稻成了“室友”海南盘活耕地有妙招→

时间:2024-08-30 来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龙虾“搬”进水稻田安家这种“稻虾共生”的模式是近年来海南探索耕地效能提升的“妙招”

  记者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海南通过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在整合耕地资源的同时,提升耕地的单位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稻油虾轮作”“稻虾共作”生产模式

三亚

  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高秆水稻与澳洲蓝龙虾成为上下铺的“舍友”。

“我们引进由浙江大学研发的高秆稻种,高秆稻的生长高度约1.5至1.8米,可以提高养殖水位、稳定水温,达到稻虾共生的环境。”

  荟锋农业发展(海南)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徐元方介绍,澳洲蓝龙虾每日产生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通过稻田有益微生物系统进行分解,形成的有机肥料被水稻吸收利用;而高秆稻又给澳洲蓝龙虾提供遮阴降温的环境,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原来荒废的农田,摇身一变亩产值超万元的良田。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员颜友成算了一笔账:单独种水稻亩产最多800斤,“稻虾共生”每亩平均养殖龙虾600斤,每亩增收近万元。

  

  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稻虾共生”示范基地。三亚日报记者 刘琪成 摄

琼海

  今年年初,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也启动了“稻油虾轮作”“稻虾共作”生产模式。2023年5月,琼海莫村农业农民互助合作社把村小组耕地进行整合,采取“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对外合作、统一收获分配”的方式,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闲田变忙田,入社农田达868亩。

  

  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稻油虾轮作”“稻虾共作”生产模式。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苏桂除 摄

  “我们引入了两家稻虾生态农业企业,将整合出来的500余亩耕地统一出租,实施稻虾轮作生产模式。”琼海市博鳌镇副镇长庞启明说,与单一种植水稻模式相比,每亩年净收入可增加6000元以上,为土地资源化利用探索出新路子。

  据琼海江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红明介绍,在“稻虾共作”过程中,小龙虾蜕去的壳和产生的粪便成为促进水稻生长的有机生物肥,小龙虾以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害虫、杂草等为食,减少了农药与小龙虾饲料使用,提升了生态效益。

  

  丰收的龙虾。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苏桂除 摄

  今年年初,莫村投放的首批218亩小龙虾苗经过40天的养殖,小龙虾亩产量达210斤,每斤收购价30~50元。此外,稻谷亩产量预计约800~1000斤,每斤大米售价约10元,再加上水稻收割后种植有机油菜,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大幅度提升了农田的经济效益。

  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是海南提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创新具体措施之一。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进一步强化耕地资源保护,防止耕地“非粮化”。

  据悉,海南计划到2027年,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的地区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水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加强,发展一批绿色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广1000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打造2个稻渔综合种养相关的产品品牌。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08/t20240829_37228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