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劳务市场

了解猪丹毒的检疫要点及防控措施

时间:2021-12-28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一、猪丹毒病的流行特点
此病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都可发生,北方地区在夏季的发病率较高,而南方地区的冬春两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通常猪丹毒病会在炎热的天气发病,4-6个月月龄的架子猪是猪丹毒病的易感群体。在屠宰检疫过程中,常是一两头病健壮成年猪突然发病与死亡,之后会逐步出现病猪陆续死亡的现象。

      二、猪丹毒病的临床症状
猪丹毒病主要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急性型,二是亚急性型,三是慢性型,这三种类型疾病的病理性特征并不一致,发病时期也各不相同。各种类型具体的临床症状如下:
1.急性型猪丹毒病
急性型猪丹毒病发病时,病猪在无明显病理特征的情况下会突发性死亡,大部分病猪的病程较为缓慢,病猪体温会异常升高,可高达42℃左右,眼膜红肿明确且其内布满血丝,病猪伴有便秘症状,且排出干燥性粪便。病猪的耳、颈以及背部等处存在明显的充血现象,有淤血点或红色斑点,按压时红斑可快速消退。通过检疫可确诊此类病猪为急性型猪丹毒病,急性病症极难治愈,通常在发病后的三至四天内病猪即会死亡。
2.亚急性型猪丹毒病
患有此病的猪体温会异常升高,皮肤上会出现疹块,多呈圆形或方形,皮肤微微隆起,呈紫色或红色。疹块颜色为外深内浅,质地坚硬,按压时颜色会快速消褪,通常发病周期为7至14天左右。
3.慢性型猪丹毒病
此类型病猪具备急性及亚急性发病病症,且伴有慢性心内膜炎,还会并发关节炎症,病情严重者甚至会患有慢性坏死性皮炎病。
三、猪丹毒病宰后检疫要点
1.急性型检疫要点
患有急性型猪丹毒病的病猪会发生败血性转变,身体各处出现淤血现象,且伴有脾脏肿大,淋巴结充血现象,淋巴切面会流出大量液体。肺脏也有明显红肿,十二指肠或胃黏膜会出现大面积出血现象,有时伴有较小的出血点。
2.亚急性型检疫要点
病猪皮肤会出现数量不同且体积各异的疹块,全身淋巴结都会出现淤血现象,并会出现水肿,然而内脏的变化并不明显。同时,病猪的肩前淋巴结明显肿胀,为正常大小的三倍左右,切面发现其内含有大量液体,但病猪并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3.慢性型检疫要点
变节性改变是患有慢性型猪丹毒病的主要特征,其心内膜存在增生物,呈菜花状,且皮肤上疤痕明显,病猪的肩部与背部存在规律较为明显的龟背纹路。
四、产地检疫要点
染色镜检测:无菌环境下将病猪血液或肝脏材料进行提取并制成涂片,运用革兰氏染色后放置于显微镜下观测,可见革兰氏阳性小杆菌,病菌体型细长,呈丝状排列。
病原菌分离检测:取病猪的病料放置于血琼脂或肉汤培养皿中进行接种,于恒温37℃条件下进行37小时的培育,可见菌膜及菌环出现。再培育10小时后,会产生细小的菌落。通过染色镜检测可见菌落中存在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五、猪丹毒病的防控措施
1.猪丹毒病的紧急处理方法
疫病发生后应立即隔离病猪,并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采用无公害的方式进行病死猪的处理。如病猪出现明显的临床特征,应在隔离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并采用适当的药物预防健康猪感染此类疾病。同时应对全猪场进行彻底消毒与清洁,将所有病原体可能接触到的设备、场地以及饲养工具进行全面的清洗与消毒,以破坏病原体的生长环境。
2.猪丹毒病的日常防治方法
日常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确保在每年春季与秋节对母猪进行猪丹毒病疫苗的接种,幼猪及育肥猪达到60日龄后也要进行猪丹毒病疫苗的接种,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四环素的注射以预防猪丹毒病的发生,红霉素的注射也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六、总结一下
在生猪养殖及屠宰过程中,猪丹毒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养殖户及相关部门应合理进行猪丹毒病预防策略的制定,应强化自身的疾病防御理念,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并在疫病发生的第一时间对病猪进行隔离与治疗,以免猪丹毒病的大面积扩散,进而强化此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进而为猪肉的品质与安全提供保障,以此保证猪肉产品食用者的健康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cmy/202112/t20211220_67059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