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蚕茧”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核
日前,“苏州蚕茧”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桑蚕品种、独特的生产方式、独特的蚕茧品质,以及独特的产业发展前景,顺利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核。
苏州种桑养蚕、纺丝织绸,世代相传,源远流长,是江苏省最古老的蚕区之一,是中国蚕丝业起源地之一,更是全国蚕桑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针对蚕桑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攻坚克难,按照“精品蚕业”的发展思路,开辟了苏州独特的发展路径。
加大蚕桑保护力度,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苏州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桑园纳入生态补偿,据统计,截至2021年蚕桑生态补偿累计涉及28098张蚕种,蚕农23236户次,累计补偿桑园面积达36531.95亩,补偿金额达1611.95万元。开展了蚕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截至今年4月份,我市已完成被列入《中国家蚕品种志》的家蚕地方品种和国家、省级审定通过品种的第一批19个蚕遗传资源相关基本信息登记、经济性状、茧丝成绩等调查和检测,特征性状等描述,资源影像收集整理工作。
拓展蚕桑生产模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苏州市积极发挥丝绸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采用农户参与、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公司+农户+基地”蚕桑生产的新模式,在吴江区建设了200亩富农蚕桑示范区,以点带面发展精品蚕业。同时,围绕资源开发、土地运营、技术服务、质量控制、资本运作等方面,努力打造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新样板。
建设“丝绸小镇”,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苏州市以“丝绸小镇”为基础,在震泽镇规划了1.5万余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探索实践传统蚕桑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现代产业的转变之路。以“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为主线,在古镇旅游、乡村建设等方面,积极融入蚕桑丝绸元素,启动了蚕桑学堂、乡邻中心、文化展馆系列配套工程建设,开创了“文商旅农”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苏州现代蚕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下一步,苏州市园艺部门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苏州蚕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dsstny/202204/b5fc61f95370489281e3627dccd2499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