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贯彻粮食安全战略,打造“鱼米之乡”
近日,笔者在西充占山乡莲花穴村看到,数台挖掘机正在挥臂作业,长满杂草的水田经过整治后水渠笔直、田成方块,田埂边还有一条深约1米、宽约2米的沟渠。
“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建好后是我县‘鱼米之乡’项目基地。”现场负责人介绍,田埂边挖的沟渠用于囤水养殖鱼虾。
据了解,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西充围绕有机粮油、优质水产主导产业,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多收”要求,以全省“鱼米之乡项目”实施为带动,整合相关涉农项目,启动有机鱼米之乡建设。
“项目规划区域涉及6个乡镇33个村(社区),面积2.4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稻鱼综合种养5.6万亩。”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介绍,截至目前,2.4万亩核心区产业基地已初步建成,全力打造“粮食安全与富民增收的样板区、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为全县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示范样板。
据赵建平介绍,“鱼米之乡”建设按照“一基地、两区、三中心”(注解附后)总体规划,把设施建设作为项目的头道工序,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大了科技应用。”赵建平介绍,项目推行政、校(院)、企三方共建,中国农业科技学院、川农大、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等高等院校定点提供技术服务,推广使用川优6203、宜香优2115等国家优质水稻品种3.6万公斤,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引进中华鳖、中华绒毛蟹等优质水产品种,推广高低位池、专用水稻综合种养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保障。”赵建平介绍说,“鱼米之乡”项目坚持“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今年,园区招引培育粮油龙头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5家、示范家庭农场24家,带动园区5600余户农户,形成以农民专合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骨干、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现代稻渔种养经营体系。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7亿元,是西充县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星级园区奖补等项目资金及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自筹资金筹集而成。
“建成后,基地不仅实现稳粮增收、以渔促稻,而且将成为‘鱼米产业兴旺、乡民生活富足、生态环境宜居、文化特色鲜明’的公园式美丽‘鱼米之乡’。”赵建平说,达到农业增效、农村增色、经济增强、生态增优、文化增智建设目标。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chong.gov.cn/Item/5710.aspx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