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内参机要

针对媒体南美白对虾“养殖区气味刺鼻、水泛黄,看了还敢吃吗?”问题的解答

时间:2022-05-31 来源:南通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近期有媒体在报道如东某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偷排不达标尾水新闻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气味刺鼻,水泛黄,看了还敢吃吗?”,问题体现了记者朋友对养殖南美白对虾质量安全的怀疑。为此,江苏现代农业(特色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南美白对虾创新团队针对此问题作以下专业解答。

  评价养殖水产品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主要看以下方面:一看是否存在兽药残留或使用过禁用药物及其他化合物,二看是否存在农药残留,三看是否存在重金属残留,四看该水产品种是否能自身产生毒素(如河鲀等),五看是否已经腐败变质;另外,对于即食水产食品来说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如果以上方面都不存在,那就不必担心该养殖水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image.png

  

  当然,在养殖过程中,因为水体中存在残饵、粪便或死亡藻体等有机物,有的甚至附着于水产品体表,影响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食欲,这是养殖水产品在上市前要注意的问题。就类似生猪从猪圈出来最终成为猪肉给人们消费一样,看到猪肉就想到猪圈环境,或者看到蔬菜就想到是用农家肥生产出来的,那确实会影响消费食欲,但这与食品安全隐患是两回事。

  从近年对江苏省内南美白对虾几种养殖模式调研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杀虫剂等可能产生残留并影响水产品质量的兽药,也不使用农药、禁用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以如东小棚养殖模式为例,主要使用微生态制剂、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的产品,或者水/底质改良的产品,这些投入品对南美白对虾产品质量安全一般没有影响。另外,也不会因为养殖行为使得重金属增加。 如东县每年生产超10万吨的南美白对虾销往全国各大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均例行水产品质量检测,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市场、商超,如东自对虾产业产生以来,无一例检测质量不合格。这与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江苏省水产品若干次质量抽检中南美白对虾合格率为100%的结果相符合。所以,我们告知广大消费者,江苏省内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可安全食用,请不用怀疑!

  媒体报道说南美白对虾养殖区气味刺鼻,水泛黄。这主要是因为: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进入中后期,随着单位水体内虾的生物质量增多,底部泥质随增氧气泡泛起,水体开始呈现混浊状,水色微黄色,表现为健康的絮团养殖模式,这种水体更适合虾类的生存生长。5月份,春季投苗的小棚虾进入养殖后期,随着水体中有机物增多,出现死亡微藻增多并漂浮于水体表面,产生较差的视觉效果,同时死亡藻类存在的腥味让业外人士误认为是刺激性气味。这些都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的正常表现,不会影响南美白对虾质量安全,不清楚的人士容易怀疑该环境下养殖出来的南美白对虾存在质量安全,这可以理解。但应该相信,这样的水体养殖出来的南美白对虾是可以食用的。

  

  image.png

  

  我们也向广大南美白对虾养殖主体们呼吁,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使用水产养殖投入品,确保养殖南美白对虾质量安全。二是开展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养殖尾水治理,确保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避免因为养殖尾水的问题被社会过度夸大负面影响,甚至出现误导消费者的夸张语言,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从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出发,实施南美白对虾生态健康养殖,在保障水产品稳产保供的同时,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水产品质量安全。

  欢迎新闻媒体继续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进行关注和监督,催促行业尽早实现尾水达标排放。但也希望媒体在报道时从实际出现,不出现误导消费者的过度表述,以保护南美白对虾养殖这一惠民产业。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yyyz/content/8d97b193-7463-4bbf-aef3-df0574ba39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