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5-6月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时间:2022-06-08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5-6月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一)水稻

  1、一代二化螟:3级中等发生,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卵孵盛期5/21日-6/6日,高峰期5/29-31日。

  2、稻瘟病:感病品种苗瘟3级中等程度发生。

  3、稻蓟马:预计局部3级中等程度发生。

  

  (二)玉米

  1、草地贪夜蛾:预计2级中等偏轻发生,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预计6月进入发生盛期。

  2、玉米螟:一代玉米螟4级中等偏重发生,主要在春玉米上为害。

  3、粘虫:局部3级中等发生。

  


    主要原因分析
   (一)虫源基数

  1、二化螟:宜城4月29日调查,二化螟冬后基数最高2466.7头/亩、平均900.0头/亩,比去年冬后基数高50.0头/亩,比历年冬后平均基数低40.0头/亩。今年二化螟越冬死亡率为7.1%,比去年低7.1个百分点,比历年平均低2.7个百分点。

  市植保站近期会同各县市区调查,截止5月21日宜城秧田一代二化螟亩卵量累计最高600块∕亩、平均亩累计卵块量444.4块∕亩,比历年同期平均低422.7块∕亩。枣阳当前一代二化螟处于产卵期,部分卵块开始孵化,进入低龄幼虫危害期,秧田枯鞘率为0-0.2%,平均为0.01%,黑光灯截止5月21日累计见蛾165头。南漳旱育秧田每平方见蛾最高8头,平均2头。

  2、玉米螟:当前我市春玉米早播田块已进入小喇叭口期,市植保站近期在樊城、宜城和南漳春玉米田调查,玉米螟处于幼虫1-3龄期,百株虫量0-142.8头,平均16.2头,其中1龄占比38.5%、2龄占比47.4%、3龄占比14.1%。玉米被害株率0-34%,平均8.6%。部分田块发生较重,田间发生差异性较大。

  3、粘虫:一代粘虫在局部麦田危害较重、虫量偏高、虫源基数较大。

  4、草地贪夜蛾:全省及我市目前尚未见虫。

  (二)发育进度:

  宜城4月30日剥查,二化螟越冬幼虫化蛹率30.77%。其中一级蛹3.85%、二级蛹7.69%、三级蛹7.69%、四级蛹7.69%、五级、六级蛹为0、羽化3.85%。

  (三)近年来,我市水稻易感稻瘟病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分布广泛;田间菌源充足,今年秧苗期气温偏低,湿度偏大,气候条件有利于稻苗瘟的发生。市植保站近期会同樊城、宜城和南漳站调查,水稻苗瘟病株率0-3%,平均1%。

     防治意见

  (一)带药移栽,抓好螟虫防治

  5月底,水稻要做好带药移栽工作,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等,减少一次大田用药。

  6月初以前移栽的早插的大田在6月中下旬,注意防治二代螟虫、稻蓟马等。

  (二)准确监测,及时防控玉米害虫

  春玉米:春玉米面积较大的县市区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等害虫,确保心叶不受害。

  夏玉米:在玉米3-5叶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草贪和粘虫,确保玉米全苗。

  (三)科学防控,选用高效低毒药剂

  1、二化螟: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乳剂40克、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18%杀虫双水剂300ml+BT粉剂4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可轮换使用,以降低防治成本和提高防治效果。

  2、草地贪夜蛾:抓住低龄幼虫(1-3龄)的防控最佳时期,选择清晨或傍晚,喷洒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确保草地贪夜蛾不暴发、不成灾,实施“虫口夺粮”。在幼虫低龄期选择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于傍晚前施药防治。

  3、玉米螟、粘虫:狠抓一代玉米螟的防治,能够减轻二代玉米螟的发生,春玉米防治适期在5月下旬,每亩用氯虫苯甲酰胺10ml或氯氟氰菊酯30ml兑水两桶喷雾,既防治了玉米螟,又兼治了粘虫、蚜虫等害虫,药液尽量用在植株的心叶上。

  4、稻瘟病:感病品种要重点防治,可选用75%三环唑25-30克/亩或2%春雷霉素水剂100-120毫升/亩或40%稻瘟灵100毫升/亩,兑水喷雾,抢晴施药。

  5、稻蓟马:可以选用30%噻虫嗪3-4克/亩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亩,均匀喷雾。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nygl/scxx/202206/t20220601_282168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