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抢农时!跨省农机手浦口插秧忙

时间:2022-06-18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6日,在浦口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农机手正在高温下忙碌,秧苗滑落,被插入田中。

  6月16日下午3点,骄阳似火,室外体感温度达到38℃,在浦口区桥林街道占地4248亩的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里,插秧机正来回穿梭,秧苗整齐地立在田中。 

  在其中的一块秧田,农机手袁扣和张明财密切配合,半人高的插秧机上,袁扣负责“掌舵”,把握行驶方向,张明财负责摆放秧苗。机器走过,伴随着“哒哒哒”的声音,插秧机放秧台慢慢降低,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滑落,迅速“钉”在田中。微风拂来,秧苗随风摇曳,生机勃勃。 

  在田埂边碰面,袁扣将发动机熄火,顺手拿起脚边的水壶,咕嘟咕嘟灌下几口水,细密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流。他用沾满泥巴的右手轻轻地将帽子往旁边推了推,“天气热,就我这大水壶,一天要喝十几壶。” 

  如今,农业机械化快速普及,插秧比以前方便很多,但天热时依然难捱。由于没有顶棚遮阳,在长时间的暴晒下,插秧机被晒得发烫,座椅也烫得不行,袁扣就选择铺一块毛巾应付一下。

  跟坐着的袁扣比起来,张明财除了放秧苗,还要做好配合,如果机器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石块、树根等障碍物,或者出现秧苗无法滑落的情况,他必须下地检查。一上一下之间,一双及膝的雨靴早已沾满泥巴,他的体力也消耗极快,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插秧机上的扶手才能蹬上去。 

  记者了解到,袁扣和张明财这对“老搭档”来自邻省安徽,都是马鞍山和县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每天早上6点,他们就收拾妥当,从家里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浦口开始工作,一直忙到下午6点才能返程。 

  从5月中旬开始,他们就一直往返于浦口、和县之间,先是收割小麦,再开展水稻育秧,虽然辛苦,但干活速度却没有慢下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除了吃饭,一天要有10个小时‘泡’在田里,只有秧苗适时下田,才可能有个好收成。”袁扣说。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206/t20220617_34571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