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植物医生”顶烈日下田检查病虫害

时间:2022-07-14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1日,张晓艳(左)和同事一起查看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孙敬清 摄

  11日上午9点,烈日当空,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城西社区的一块稻田里,禾苗翠绿,张晓艳头戴防晒帽,身着长袖衬衫、牛仔裤,脚穿雨靴,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查看水稻是否患有纹枯病。 

  张晓艳是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主要从事大田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即为稻、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的健康“把脉开方”,被人形象地称为“植物医生”。 

  优质稻米是六合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超50万亩。当下,正值水稻分蘖期,是决定水稻穗数的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治马虎不得。“水稻生长的这个阶段,稻飞虱较为常见,纹枯病易发,需重点关注。”张晓艳说,每隔5天,她就要到预测圃,实地观察水稻植株健康状况。同时,不定期前往各街镇开展大田普查。 

  11日,距上次查田刚好过去5天。当日早上8点,张晓艳就“武装”整齐,和同事们一起驱车6公里赶到预测圃。“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一块试验田。虽然面积不足5亩,但种植的既有籼稻——荃两优532,也有粳稻——南粳5718,都是六合推广的水稻品种。”张晓艳介绍,与其他农户的种植方式相比,预测圃里不使用农药,以便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查看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张晓艳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走向预测圃的观测点。只见她弯下腰、埋下头,双手麻利地拨开一穴穴稻株,仔细观察叶鞘是否存在病斑。看到一穴植株基部叶鞘有腐烂迹象,她招呼记者上前,“你看,这种像被开水烫过似的云纹状斑块,就是纹枯病的典型症状。” 

  预测圃共有4个观测点,分布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方位,每个观测点都要查看25穴禾苗。一个点还没查完,张晓艳的额头、脸上已沁满汗珠。她抬起胳膊快速擦去汗水,又手不停歇忙碌起来。快到10点,她终于查完定点稻株,缓缓伸直腰,长舒一口气。查田完毕,张晓艳脱掉长袖衬衫,里面的贴身T恤已经湿透,汗水顺着胳膊往下滴。

  “与上次查田相比,纹枯病病穴率由2%—3%增加到20%以上。目前,水稻纹枯病正处于水平扩展期,但结合大田调查数据,大部分农户的田块还没到必须用药的地步。”张晓艳告诉记者,6月底到9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水稻生长过程中通常会遭受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侵袭,同时也要预防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植物医生”们必须严阵以待,一旦发现病虫害触发“警戒线”,就要提前向各街镇发放“病虫情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意见,指导农户及时、科学防治,促进农药减量增效,为水稻健康成长、农民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在预测圃,记者看到,田埂上竖立着虫情测报灯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智能性诱测报设备。有智能设备“加持”,为何还要头顶烈日人工查田?“只有亲自下过田,数据相互有印证,我们心里才有底。”面对记者的疑惑,张晓艳如是说。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207/t20220712_36411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