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五种模式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娄烦县探索实施“特色+补助”“转岗+拓岗”“收益+公岗”“管护+谋划”“兜底+补贴”“五种模式,打好增收组合拳,促进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
“特色+补助”,产业发展促增收。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马铃薯繁育片区18个,大豆片区10个,玉米片区4个,杂粮片区1个,马铃薯、羊肚菌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鼓励自主发展经营性产业,制定了户用光伏补助、民宿发展补助等系列补助政策,强化政策激励,以政策落实带动经营性收入,力争年内发展户用光伏300户,民宿旅游100户,小型种养殖800户,人均增收800元。
“转岗+拓岗”,稳定就业促增收。加大外出务工转移力度,建立就业帮扶数据库,举办“双线”就业招聘活动10余次,通过“云招聘”平台公布岗位10787个,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达16059人,其中,就业岗位由不稳定变稳定6890名,由低收入转到高收入6444名,务工地由县内转向县外2999名,预计可带动增收3500元。加大以工代赈推广力度,按照劳务报酬比例不低于15%要求,就近就地吸纳脱贫群众参与县内林业、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持续带动增收。
“收益+公岗”,光伏支撑促增收。加强对89.447兆瓦光伏电站运维管护,有效保障正常运行,确保全年结算收益(含上年度结余)达1亿元,及时拨付光伏扶贫收益到村,促进农户增收。规范光伏公岗设置与管理,进一步优化16084个光伏公益岗位,及时落实岗位薪资,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管护+谋划”,盘活资产促增收。强化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和产业项目后续管护,坚持联农带农,让脱贫户变股东实现保底年增收800元。强化新带动产业项目谋划,结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制定“一村一发展”方案,明晰联农益农绩效目标,规范产业项目租赁承包合同或协议发展,促进脱贫户增加资产性收益。
“兜底+救助”,政策帮扶促增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的兜底救助体系,对教育、医疗等造成支出过大的脱贫家庭,加大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代缴参合资金、减免医疗费用、购买大病保险、提高大病救助等政策保障力度。对独户老人增收有困难的家庭,宣传孝善资金政策,鼓励子女定期给付赡养费。对增收困难的无劳动力脱贫群众,加大低保兜底、临时救助、防返贫险赔付力度。
原文链接:http://nw.taiyuan.gov.cn/doc/2022/08/01/12950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