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治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系土传真菌性病害,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为害,是我市小麦重要病害之一。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感病麦株因输导组织受损而导致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达30%-40%。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并继续沿叶鞘向上部扩展至旗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导致枯株白穗。秋冬季温暖、春季多雨、病田常年连作有利于发病。
据近日调查,我市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3.1万亩,平均病田率2.7%,最高病田率5%,平均病株率1%,最高病株率5%。河川水浇地发生较重,请注意查治小麦纹枯病。
一、防治指标
病株率达10%-15%时,开始防治。
二、防治技术
1、健苗控病
(1)合理施肥。配方施肥,不要偏施、过施氮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
(2)合理浇水。不要大水漫灌,保持田间低湿。
(3)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4)雨后及时排水。
2、化学防治
小麦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防治的有利时机,选择使用井冈霉素、戊唑醇、丙环唑、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严重发生田,隔7-10天再喷1次。要注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
原文链接:http://nyncj.smx.gov.cn/pageView/detail.html?pageNum=1&lmid=2421&wzid=1114189&rlmid=242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