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迎国庆·百日攻坚”行动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廊洽会期间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廊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廊坊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迎国庆·百日攻坚";行动,并于7月11日印发《廊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迎国庆·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利用100天左右时间集中攻坚,实施四大"提升行动";12项工程,扎实提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廊坊贡献。
四大"提升行动";12项工程
一是农村垃圾治理提升行动。开展农村垃圾清理工程、完善垃圾长效处理机制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3项工程,全面排查清理村庄及高铁高速、国省干道沿线等区域垃圾乱堆乱放,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加强垃圾投放点日常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持续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集中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全面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提高农村建筑垃圾的就近就地消化和再利用水平。
二是农村厕所提升行动。开展改厕成果巩固工程、问题厕所"动态清零";工程、厕所运维"五项机制";完善工程3项工程,对3000座户厕进行完善提升,拆除路边厕、河边厕和街道旱厕,改造提升低标准公厕,在巩固问题厕所摸排整改成果的基础上,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已建公厕、户厕开展问题排查,不断更新完善"一图二表三册";,及时发现问题厕所,分类抓好整改,实现农村问题厕所动态清零,整合农村改厕信息平台、农村厕所管护监管平台等终端平台,实时监测"五项机制";运行状况,实施动态管理。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整治提升行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坑塘水系治理3项工程,全面排查村庄生活污水乱排乱倒、已建污水设施长期闲置等问题,排查村内村民主要聚集区及向外延伸1000米范围内的坑塘、沟渠等,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对群众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水坑塘和边沟等水体加强综合治理,栽种观赏性水生植物,实施生态护坡,对已经失去用水功能、成为容纳垃圾污水的坑塘进行清理和回填,建设小公园、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
四是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开展村庄街道硬化、村庄照明亮化、村庄美化绿化3项工程,推进村庄硬化由主街道向小街小巷和入户道路延伸,加强对硬化路肩泥土的围挡、绿化护栏建设,消除杂草丛生、泥土流失、空闲荒废等问题。加强村庄照明亮化、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和管护。在村庄主要街道两侧,绘制宣传文化墙,清理规范农村宣传标语口号,动态清除乱贴乱画违章广告,清理整治侵街占道、私搭乱建、超范围搭建等。
四个时间节点
7月20日前动员排查。全市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调度。组织相关人员赴我市与北京、天津接壤的村街参观调研,对标京津标准,学习当地先进经验。乡镇和村街逐村逐户逐点位进行全面排查,填写《廊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迎国庆·百日攻坚";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
7月21日至9月20日集中整治。各县(市、区)整合资源,下沉人员力量,县乡村三级干部包村,对照台账,逐村逐项推进整治。7月底以前,实现农村地区面上干净整洁,环境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9月20日以前,集中力量深入推动各项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9月21日—9月30日检查验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暗访核查,对问题未彻底整改、村庄环境出现反弹等问题,曝光反面典型,对问题严重的追责问责。市级制定印发检查验收办法,采取县级自验、市级抽查方式,对各项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评估。
10月1日以后总结提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暗访核查,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治成效可持续。同时,总结经验,培树典型,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
六项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全市"迎国庆·百日攻坚";行动。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市直相关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各县(市、区)参照市级做法实行专班推进,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组织推动,定期调度和解决问题核查、责任落实等重难点问题,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真督实查,统筹推动任务落实。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方案,建立领导包联机制,组织县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调度、暗访、核查。市直牵头部门制定本行业专项行动分方案,参与暗访核查和行业重点任务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工作调度,实行"两周一报告、一月一通报";。
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加大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积极利用涉农项目资金、涉生态环境项目资金、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有效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集中解决因资金制约导致的农村环境整治不到位问题。
四是强化考核问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项督导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持续开展暗访检查,定期通报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对在工作中敷衍应付、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或推诿扯皮、履职不力的,依纪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五是开展观摩拉练。市级适时组织观摩拉练活动,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观摩整治成效。各县(市、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观摩拉练,由本地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评出乡镇具体排名,并将排名情况报告市级专班办公室。
六是营造浓厚氛围。发挥各级妇联、共青团、文明办等组织作用,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文明村(户)认定、"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等活动。着力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全方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五包";机制,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原文链接:http://nyncj.lf.gov.cn/lf/2023/nyxx_2_07/279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