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区抓好晚秋生产 守住“粮袋子”
为有效应对前期干旱导致部分减产和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市中区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按照“扩面、增产、提质”的总体思路,主抓再生稻,突出秋洋芋,多种秋红苕,发展秋大豆,扩大秋玉米,全力抓好晚秋粮食生产。 (1)保面积。印发《2023年晚秋生产工作方案》,将全区晚秋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镇、细化到村、落实到田到户,建立晚秋粮食种植计划台账,力争实现晚秋粮食作物面积6.9万亩,其中再生稻有收面积2万亩、秋洋芋1.3万亩、秋红苕2万亩、秋大豆0.6万亩、秋玉米1万亩,总产量在1.66万吨以上。 (2)强示范。8个镇(涉农街道)根据温光资源条件、土壤气候特点及前作茬口等,充分利用水稻、玉米等收获后的空闲田土、经果园的空隙地、田坎及房前屋后,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及品种,扩大晚秋粮食种植面积,并选择1-2种晚秋作物建立面积不低于50亩的示范片,通过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水平提升。目前,全区已建立再生稻、秋玉米、秋大豆等示范片16个,面积2000余亩。 (3)抓服务。印发晚秋作物栽培技术要点,成立8支由农技、植保等农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分片包干指导镇、村社合理规划落实晚秋生产,包片蹲点到田间地头指导做好再生稻促肥和发苗肥施用、秋洋芋脱毒早熟良种、秋大豆开沟排湿、秋玉米合理密植、以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等晚秋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100人次,并开展集中技术培训10余场。 (4)重保障。充分利用上级惠农补贴及区级财政支持撂荒地整治和粮油产业发展等惠农政策,增加物资资金投入,对晚秋生产所需化肥、种子(种苗)等及时调运、调剂供应,满足晚秋生产需求。目前,全区发放再生稻促苗肥47吨。加强信息服务,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微信群、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引导农民根据农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较短,早熟且适销对路秋粮品种。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8/28/24762511854e498c88890f5dcbe9d0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