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变形记”:小田并大田
10月18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农田‘变形记’:小田并大田”特别专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之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土地细碎化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小田并大田。
在襄阳市襄州区城河镇乔庄村,村民们一直饱受耕地狭长的困扰,地不好犁,水不好浇,农机不愿来耕种,面临重重麻烦。不过,这些问题在今年迎来转机。今年5月,我市襄州区成为湖北省首批小田并大田试点地区,其中乔庄村被确定为7个试点村组之一。
乔庄村村支书乔占国今年5月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召集村民开会讨论。但村子里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不少,土地依然是不少村民赖以为生的根本。因此,何时并田,怎么并田,众口难调。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对并田有所怀疑的村民们陆续签订了并田合同。
乔庄村有9个村民小组,共623户,其中八九组是试点组。目前已有78户、262.78亩地完成了地块互换,由原先的户均三块田并成一到两块田。土地细碎化制约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乔庄村的并田有了眉目。隔壁宋冲村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更严重,是襄州区7个试点村组中并田难度最大的一个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固均地块多达12块。各家各户的田块太过分散,好坏差别也很大,如果新的地离水源近,道路也完善,村民们自然乐得接受,反之,则会引发矛盾。
要想推进小田并大田,让群众接受新分到的地,首先要让差田都变成好田,这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衷不谋而合。为了支持试点村屯开展小田并大田工作,襄州区对参与小田并大田事件的7个村屯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土地平整,完善井电配套设施,修建机耕道,改善试点村的农业生产条件,这给并田工作提供了极大支持。
宋冲村沟渠的改造项目计划在11月前竣工,再过个把月,靠天吃饭的差田就会变成有水浇灌的好田。记者从襄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五月份到八月份,襄州区小田并大田试点村组的群众支持率已经从80%提高到了95%以上。目前,宋冲村试点村组每亩的流转费用是500元,在改田以前,这些地只能以100~200元的价格流转。
截至目前,湖北襄阳襄州区2346块地已经合并成1015块儿,每户地块不超过两块,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襄州区的小田并大田正在紧锣密鼓的操作。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310/t20231019_341924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