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检察“组合拳” 打出争议化解“加速度”
近年来,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落实两高一部“3+N”行政争议预防与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综合运用调查核实、公开听证、促成和解、协作配合、源头治理等方式,助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提质增效。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并在全区组织的“高质效办案 做实行政检察”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为全区行政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再审监督+协同共促”,助推重点案件化解。在办理1起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时,通过调取相关书证、询问当事人、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对案件事实展开全面深入的审查,经过多维度的严谨分析,认定法院在组织当事人调解过程中,超出了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范围,致使作出的行政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推动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同时,注重加强与承办法官的沟通交流,围绕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商议信访风险化解的有效措施,协同法院、行政机关参与该案实质性化解工作,最终促成案结事了。
二、“数字检察+机制创新”,推动争议源头治理。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以个案监督为切口,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源头化解。结合李某某错误婚姻登记一案的办案难点,借助数字检察的强大驱动力,精心创建了“虚假婚姻登记法律监督模型”,激活沉睡数据,挖掘监督线索,精准提出行政违法行为检察建议。同时,与区民政局会签《关于建立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协作机制的意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婚姻登记问题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推动实质性行政争议地化解,为妥善处理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筑牢坚实基础。
三、“府检联动+闭环管控”,凝聚多元治理合力。坚持行政争议化解一体化联动,分工负责、各有侧重,确保行政争议能化解尽化解。在办理的1起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中,探索将超过诉讼时效的行政争议导入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化解,借助平台的力量推动争议化解,并通过提出行政违法行为检察建议,有力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从根本上避免了程序空转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并通过构建“问题线索移送—检察调查核实—争议实质化解”全链条治理模式,不仅提升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工作能力,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加强内外协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治理合力,把释法说理融入检察办案全过程,促进行政争议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全面推动行政检察走深走实,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行政检察答卷。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