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劳务维权

经济日报:把握重点落实提振消费政策

时间:2025-08-20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作者:

  消费是最终需求,事关经济发展质量,也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作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战略决策的重要文件之一,《方案》中有关“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等新提法,更是迅速登上新闻热搜榜单。

  有句农谚说得好:“好雨要下在根上,浇叶子只会打湿地皮。”提振消费的背后,也贯穿着同样的逻辑。《方案》着力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改善等方面综合发力,对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提振消费作出了部署。应该说,《方案》抓住了提振消费的关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仅此还不够,还需要把政策举措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让政策的甘霖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土壤中,消费之花才会绽放得更美丽。

  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消费“压舱石”作用,有关部门或地方出台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但也要看到,有不少促消费政策措施在执行上仍存在“温差”“落差”甚至“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从此次《方案》发布后的网络舆情看,一些市场人士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依然心存忧虑。这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也进一步凸显了把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的重要性。事实上,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政策实施的“三字诀”——

  一是要“抓”。抓政策落实,需要尽快出台配套细则。《方案》是一个牵头管总的综合性文件,财税、商贸、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框架需要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配套细则,具体到部门落实到地方,让消费提振有抓手。考虑到促消费政策涉及面广、不同地方差异性较大,在细则制定上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养老和托育服务、冰雪经济、传统民俗消费等,充分激发出消费潜力。

  二是要“建”。建放心环境是广大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的前提和保障。既要强化国家监管和立法保障,也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用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形成多主体协同发力、“监管—企业—社会—消费者”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同时,要建立消费领域信用评价机制,通过差异化监管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消费者能安全消费、明白消费,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效能,让消费者维权更便捷、更省心。

  三是要“畅”。畅通市场循环,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近年来,我国创新动能澎湃,催生出如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和消费者喜爱。畅通市场循环,需要用消费升级来进一步引领产业升级。对于消费者,要下大力气保护好其合法权益。对于企业,要规范不合理经营行为,倡导实价优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省心、舒心、安心。同时,要下大力气清除不合理限制措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有利于供给与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挖掘和巩固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优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