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有机体系召开巴彦县山后乡千亩示范区机械化实收测产现场会
为科学评估巴彦县千亩示范区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的实际产量表现,客观展示项目成果,为相关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提供关键依据,10月14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巴彦县农业农村局、巴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大荒集团二九一农场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山后乡的千亩示范区进行了机械化实收测产。
测产现场,专家们各司其职,秉持“专家现场监督、程序公开透明、方法科学规范、数据真实准确”的原则,采用联合收割机实收测产的方式,对千亩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
据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长、省绿色有机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首席专家钱春荣研究员介绍,示范田采用的大垄双行密植模式,与传统的小垄种植模式相比,具有保墒、出苗整齐的优势,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种植密度 — 每亩种植株数从传统的约3500株提升至5000多株。同时,示范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先对土壤进行全面检测,精准掌握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在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5% - 20%,其中氮肥利用率提升至40% 以上,实现 “减肥不减产、提质又增效”;同时示范区集成耐密抗倒品种、深施底肥技术,缓控释肥技术,合理密植栽培技术、一喷多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构建了松嫩平原北部玉米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据了解,该示范区由巴彦县山后乡刘辉合作社实施管理,专家现场测量田间种植密度达5200株/亩,田间测产实收玉米28.8亩,平均亩产 1165公斤(14%标准含水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是保障粮食增产、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就是要围绕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创新集成作物耕种管收全程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用科技为农业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带动更多农民拥抱科技,让更多农田实现高产、优质、绿色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 “黑龙江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405/202510/c00_318815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