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编制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提高创新能力、改革体制机制、完善创新体系、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农业科技总体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科技研发基础更加扎实,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明显,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快提升,央地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不断推动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提升。2020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继续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多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为北京市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形势孕育着新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二、《规划》的总体要求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抓创新,面向产业需求抓转化,面向科技前沿抓合作,面向激发活力抓机制,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农业科技创新链,强化国家农业创新战略力量的牵引带动作用和成果就地转化能力,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科技和智力支撑。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农业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7%,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初步建成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规划》的主要预期指标包括: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5%,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95%。
三、《规划》的主要任务
《规划》共部署6项主要任务。
(一)打造农业中关村。充分调动在京农业科研单位优势资源,以部市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为契机,布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集成应用基础条件平台和创新资源,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具体任务包括打造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地2个方面。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针对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应用研究重点方向和任务,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具体任务包括加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选育、加速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发、加快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创新与应用、加大绿色丰产增效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生态循环与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持续开展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技术水平、推动采后处理与减损技术攻关与应用8个方面。
(三)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布局一批战略定位高端、组织运行开放、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打造首都农业科技力量。建设和完善符合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平台基地网络体系,为首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基础保障。具体任务包括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科技集成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镇、搭建北京农业科技服务平台4个方面。
(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行动计划,评选并发布农业主推技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引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的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包括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3个方面。
(五)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吸引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资源,加大国际协作与资源整合,跟踪国际研究前沿,加强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具体任务包括构建农业科技合作新格局和深化多层次国际科技合作2个方面。
(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持续激发农业创新创业活力。具体任务包括创新农业科技项目支持方式、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4个方面。
四、《规划》的保障措施
《规划》共提出3方面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和会商制度,定期交流研判农业科技政策、发展形势、前沿进展与现实需求,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政产学研的统筹协调,形成良性互动。加强中央与地方在科技创新与推广资源上的统筹协调与配合,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管理与投入机制。稳定支持优化公益性农技推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项目等。围绕农业生产问题,实施“揭榜挂帅”,将首都农业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三)营造宽松环境。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有关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科研人员“松绑”。构建集创业孵化、资本对接、营销服务等为一体的众创空间,为农业初创企业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社区化的创新创业环境。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zwgk/zcjd/32585169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