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长春市:强村富民 风景正好

时间:2023-02-10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笃行担当,勇毅奋进,长春市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九台区红光村的高标准农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净月高新区友好村的田园综合体里,八方游客品尝着特色美食;双阳区小石村的庭院内外,满眼江南风韵绽放新颜……结合乡村资源禀赋,长春市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建设各具特色美丽乡村,着力打造试验区、先导区,乡村振兴呈现出扩面、提速、深化的良好态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长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及时出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绿色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打造宜居宜业示范村225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56个,村集体平均年收入达到41.3万元。

  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一座座秀美整洁的“样板村”串珠成链,一片片涌动生机的田野释放着崭新活力,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兴旺——筑牢发展“根基”

  还在正月里,享有“东北香葱第一村”美誉的公主岭市怀德镇三里堡村村民就忙碌起来,为大棚栽种头茬香葱做着准备。“咱家经营的10棚香葱,每年能收获三四茬。”村民于德笑着说,精准把握农时,分批移栽,村里随时都有香葱上市,每棚收益至少3万元,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小小香葱道出了三里堡村村民的幸福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通过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引领村民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全村香葱年产量突破2500万公斤。“我们村有1300多人,几乎人均一栋香葱棚!”村党总支书记李小甫自豪地说,通过发展香葱产业,村里还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多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长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做大“蔬菜、花卉苗木、瓜果、食用菌、特色经济作物”五大园艺特产主导产业,推进特色农业向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无害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发展。产业的振兴,让榆树市北沟村从贫困村变成蔬菜“亿元村”;让地处“穷山沟”的九台区双顶村变身“金红苹果之乡”;让农安县哈拉海镇的“三辣”,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火辣”转型……

  产业体量大,特色鲜明。从过去的春种秋收,到如今的四季收获不断,长春市先后培育了“长双”“长九”“长德榆”“长农”“长怀”5个特色农业产业带以及环城特色农业示范区。

  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持续推进,以长春大米、双阳梅花鹿为代表的“长字号”农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效增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目前,全市农产品商标总量达3000余件,成功打造了德大、朱老六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农产品品牌。

  生态宜居——彰显乡村“底色”

  来到农安县合隆镇红星村,这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新式农村厕所,干净利落的农家院前摆放着垃圾箱,每天都有专人专车清理生活垃圾。“你看,这是堆肥式浅埋旱厕,跟城里的公厕没两样!”村民李红军笑呵呵地说。几年来,红星村先后完成道路改造29公里,栽植景观树木4000多棵,安装路灯286盏,打造“彩绘文化墙”1066平方米……被长春市评为人居环境“千村示范”创建工程“擂主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近年来,长春市以农村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公路改造为主攻方向,强管理、夯基础、树典型、搭载体、补短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平坦笔直的村路通向家家户户,精致的景观小品点缀其间,白雪掩映的榆树市弓棚镇十三号村的农家小院,是诗亦是画。“都夸俺村漂亮,城里人也来参观呢!”作为人居环境“千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十三号村的美丽图景让村民侯耀辉为之自豪。

  这样的“公园式”乡村在长春市层出不穷。统一标准的围墙、设施齐备的文化活动广场、造型美观的路灯……成为越来越多村镇的标配。2022年,长春市深入实施示范创建工程,建设示范村202个,打造示范镇30个,创建示范带13条,评选“干净人家”3.3万户。通过实施垃圾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标准化治理、街道庭院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市广大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生活富裕——构筑发展“底气”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在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休闲产业分外红火。氿遇山居田园综合体、如美乡村特色民宿、马鞍山村史馆等,已经成为城里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村容变美了,来往的游客更多了,我们的挣钱道儿也多了。”正在自家院里分拣干菜的村民怀文海告诉记者,除了有卖菜的收入,他还是村里的保洁员,工资加上村集体分红,一年下来有好几份收入。

  思路一变天地宽。马鞍山村探索“改革聚资本”模式,让一批文旅项目落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0万元,全村300余名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长春市将乡村休闲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了莲花山乡村游、长春温泉采摘游、梦回辽金游等多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办农家乐、当电商……如今的长春农民,收入愈发多元。

  乡风文明——厚植乡村“底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

  “我们村每年都会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村民参与积极性特别高。”九台区波泥河街道清水村通过推进乡村德治建设,引领乡村文明素养提升,村民韩万胜家被评为“十星文明户”。“俺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村民都十分珍惜眼下的生活环境,互相监督、自觉爱护,邻里间和睦友爱,处得和家人一样。”韩万胜说。

  走进清水村,文体活动广场、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乡村小路干净整洁,庭院内外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星级文明户”评选,设立“乡贤榜”“好人榜”,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

  突出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屯上。双阳区构建起“1+3+X”基层治理模式,短短几年,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富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实现新跃升。长春市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和乡风文明,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2/t20230209_86669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