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人情 |▶ 斩断糖衣下的黑手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不是冰冷的法条数字,而是黑暗中擎灯者的故事——关于大武口人民检察院如何斩断“糖衣”下的黑手,守护每一株幼苗,在法律的土壤里向阳生长。
案情回放。2023年9月的一晚,正在某镇一商行内收拾货品的黄某被警察拷上手铐后带走。
从2015年至2023年,犯罪嫌疑人黄某以玩手机、给零花钱、买零食的方式先后诱骗强奸、猥亵8名被害人,受害者多为未满十周岁的低龄幼女,那么他的恶行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这源于一位母亲的警觉。小言,一位智力发育迟缓的初中在校生,因此她的母亲对她也是格外关注,一天,这位母亲发现女儿手里拿着一部陌生手机,追问之下才得知镇上一商店打工男子用这部手机和零食诱骗小张,并对她实施了不轨行为。母亲警告了男子并告诫女儿要保护自己,然而,半个月后,这位母亲再次发现女儿被陈某带走并受到侵害,无奈之下最终选择报警。
这才发生了开头公安机关抓捕陈某的一幕。
案件办理。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在审查证据时发现黄某还涉嫌猥亵其他未成年人,但部分被害人尚未到案,检察官详细列明补充侦查提纲,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由于本案系横跨8年的系列涉众案,8名被害人中有7名案发时不满10周岁,一些被害人家属基于对个人隐私、名誉的担忧,不愿过多回忆案情,检察官联合司法社工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为其解心结、释法结,最终所有被害人都能勇敢地说出案件详情。
案件挑战。案件证据基本搜集完毕,如何让证据开口“说话”,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又成为检察官新的挑战。
犯罪嫌疑人黄某在面对讯问时极不配合,而且由于案件时间跨度长达8年,被害人的陈述中存在许多细节上的不一致,为解决这些问题,检察官通过多次讯问和现场调查强化对案发地点、季节、被害人的就学情况及衣着特征等细节的审查,最终准确认定了犯罪手段、犯罪次数,对于那些与犯罪嫌疑人供述一致的事实坚决予以认定,并追加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二项罪名,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黄某最终认罪。
救急救困救心。除依法严惩侵害者外,检察官还敏锐关注到案件背后还存在未成年被害人家庭生活困难的问题,秉持着“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原则,针对被害人智力障碍、家庭监护不力、生活困难等问题,及时向本院控告申诉部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协调开通“绿色通道”,最终2万元司法救助金顺利发放到两名被害人手中,帮助她们走出急困,在检察司法温情呵护下健康成长。
法律制裁。考虑到黄某利用低龄幼女及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弱点,长期对多名未成年人伸出罪恶之手,主观恶性较大,检察官在量刑时从严把握从宽幅度,最终,被告人黄某因犯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被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随着法槌的一声敲响,这位恶魔隐藏在“糖衣”下的黑手被彻底斩断。
深思与行动。掩卷长思,心绪翩然。案件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该案中,为什么在跨度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这个恶魔没有被早早地发现,得到应有的惩罚?对于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和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女童的保护,是否应当有更多的社会力量介入,阻断罪恶、照亮暗夜、光明未来?
带着这样的疑问,承办检察官通过走访调查,结合案卷中社区网格员相关证言,进一步深挖案件背后的诱因。检察官发现,社区网格员虽了解二人情况,但相关职能部门未能进行有效的帮助和管理。为此,检察官以“刑事案件+行政公益诉讼”的形式开展综合履职,向街道社区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他们定期排查、及时建档,形成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综合保护模式,有效降低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风险,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一把利剑。
综合保护。每一起未成年人被伤害案件都会让孩子的青春蒙上阴影,让家庭受到伤害。本案中,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能动履职,在指控犯罪的同时,采取多元救助方式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全方位综合保护;发挥综合履职优势,以公益诉讼助推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从打击、保护和预防三个维度助推社会治理,努力实现“办理一个案件,保护一批孩子”的目标。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2020-08-24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2020-07-02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2020-05-22
- 致廊坊市公安局赵晋进局长...2020-07-29
- 2021年农村双女户补贴...2021-04-29
- 致青岛市崂山区纪检委刘文...2020-05-25
- 公安部通知:严禁警察直接...2021-02-01
- 致忻州市忻府区民政局张炳...2020-07-02
- 致沈阳铁西区人民政府郭忠...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