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资讯

护好三农的“根” 生产优质“长春粮”——长春市黑土地保护综述

时间:2022-01-17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春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1.9%,黑土地耕地面积达253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95.87%,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连年的高产丰产,黑土地面临着肥力透支,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志军在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联合专访时掷地有声: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广保护性耕作1057万亩,建设3个“万亩新型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把握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结合点,护好根,稳住“三农”压舱石,守好农业基本盘,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护好农业生产的“根”,长春的底气从何而来?近年来,长春市将资金、政策、人才向黑土地聚集,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藏粮于技”,推动工程与生物、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构建“建设—利用—保护”三位一体的大保护格局。

  变身高产田 耕层“厚起来”

  “我家这块田,平均每亩增产近百公斤!”在九台区沐石河街道,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昔日不规则的“烧饼田”变成配套完善的沃土良田。当地农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黑土地的保护说得头头是道,“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秋收没瘪籽儿,丰收准没跑儿。”

  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生产能力,让黑土地“厚起来”。根据黑土地分布现状,长春市持续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田间灌排、田间道路等建设工程,并通过农田土壤侵蚀治理、肥沃耕作层构建、盐碱耕地内涝治理,打开了黑土地上的丰产“密码”。

  如今,长春市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面积迈入千万亩大关,2020年投资9.3亿元,开发70.9万亩;2021年投资16.65亿元,建设119.1万亩,其中,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50.38万亩,一连串耀眼数字下是强劲的脉动,其背后是长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向黑土地保护倾斜。

  秸秆做“被” 大田“肥起来”

  湛蓝的天空下,皑皑白雪裹着农田,成片的秸秆藏在田间……数九寒冬,这样的场景在长春市农村随处可见,这也是多年实施黑土地保护的标志性特点。

  用秸秆给土壤做“被子”,黑土地更“有劲儿”。作为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安县三岗镇亚宾种植合作社来说并不陌生,他们种植的近千公顷土地全部采用这项技术,“仅此一项每公顷土地少施化肥200公斤左右,粮食增产500余公斤。今年,合作社的秸秆还将还田。”合作社负责人常亚宾说。

  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秸秆还田,让黑土地“肥起来”。为加快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从2011年开始,长春市将其列入全市首选和主推的农业生产重大新技术,并且每年都会安排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具有减少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优势。

  从最初的30万亩,到2021完成的1057万亩,快速的增长得益于长春市10余年的强力推进。结合实际,明确耕作地块、补贴标准、验收流程,长春市持续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机械水平和气候特点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效应。去年春耕期间,全市4489个作业服务组织参与推广,出动免耕播种机械9100台。

  绿色生产 土地“净起来”

  2021年秋收过后,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增益合作社种植的1000多公顷土地,采集了数十份土样,作为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

  “土地缺啥肥,我就上啥肥!去年,按照配方施肥,每亩地平均减肥二十多公斤。”增益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告诉记者,“每年春天我都会收到施肥卡,咋施肥、施多少,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强化污染阻控,扩大绿色生产,让黑土地“净起来”。过去一段时间,氮、磷、钾、中微肥等多种肥料混合施用是农民施肥的主要方式,为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近年来,长春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土壤样品检测,为农户提供肥料施用的最佳比例和用量数据,促进土壤养分均衡、遏制耕地贫瘠化。2021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616万亩。

  除了测土配方,长春市还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建设35个百亩以上化肥减量连片示范区,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119.28万亩次,在重点覆膜乡镇建立104个废旧农膜回收站(点)……一系列强有力举措下,全市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左右,化肥减量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接近90%。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01/t20220113_83766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资讯网 nmg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4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